文化惠民结硕果 ——稻花香里说丰年 六安文艺正当时-ag九游会app

浏览次数: 信息来源: 市文旅局 发布时间:2024-07-08 10:38
字号: 打印

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,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。

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——六安,以文化人、以文惠民、以文润城,持续夯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撑,城乡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,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、文艺创作精品迭出,非遗传承水平跃升、演艺市场欣欣向荣,文化惠民润物细无声。

六安,正在成就一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“双向奔赴”。


大别山红色民歌剧《大别山之恋》

   

大型黄梅戏《锁龙图》

全市文旅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,把提高质量作为生命线,发掘皖西历史人文时代价值,在创作中融入六安元素,提高文艺作品原创能力,推动戏剧、音乐、舞蹈、曲艺等各艺术门类创作繁荣发展,讲好六安故事,传播好六安声音。

黄梅小戏《七斤》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小戏扶持项目,庐剧《又见桂花开》等10部作品获省精神文明建设“五个一”工程奖,《锁龙图》等9作品入选省戏曲剧本孵化计划项目,《纪念碑》等7作品荣获安徽省群星奖。六安原创歌舞《咱们村里有村晚》四次登上央视舞台。

坚持守正创新,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。全市上下鼓励文艺创作的题材、体裁、内容、形式创新。大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,以项目资助、政府购买服务和扶持计划等方式鼓励原创,推出了一大批反映六安历史及当代精神的优秀原创艺术作品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、多层次、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。


《咱们村里有村晚》登上2024全国小年夜村晚

   

原创歌曲《幸福河》

坚守人民立场,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。把更快、更好地为基层百姓尤其是农村群众服务当成大事来抓,千方百计提高服务能力,持续推动乡村文化振兴。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,大力开展“社区一家亲 文化进万家”和“乡村文化大舞台”等系列品牌群众文化活动,年举办各类活动达4万余场次,充分展示艺术创作成果。持续实施“皋城文艺课堂”等品牌活动,群众艺术普及从“政府端菜”转变为“群众点单”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水平,文艺服务从“等客上门”转变为“线上线下”。


“皋城之星”新生代歌手大赛

   

广场舞大赛

用情用力讲好六安故事,展现美丽的青山绿水红土地。我市文艺创作者紧紧围绕现实题材、新时代题材、爱国主义题材、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、生态文明、乡村振兴发展、红色文化、皋陶文化、淠史杭精神等主题,开展六安本土专题专项创作,打造了《情系淠史杭》《印象六安》《新梦》等一大批具有典型时代印记的精品力作。


庐剧大戏《情系淠史杭》


大型歌舞剧《印象六安》

突出红色“底色”,弘扬大别山精神。依托“红剧场”和各类文艺阵地,传承红色基因,突出大别山元素,打造六安特色“红舞台”,广泛开展红色戏剧表演、红色音乐会、红色经典巡回演出等活动,提升六安红色文化影响力。创新开发沉浸式红色演艺产品,实景剧《大别山传奇》2023年票房收入达1400余万元,全省首个红色沉浸式戏剧《立夏》入选省文旅厅2023年数字文旅创新实践十佳案例。


 大型红色庐剧现代戏《金刚台姐妹花》


黄梅大戏《新梦》

“老树发新芽”,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。开展“名家传戏-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”工程、中国戏曲“像音像”工程、安徽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、长三角精品剧目交流巡演等活动,激励庐剧等地方特色文化传承人开展现实题材创作。创新传统艺术传播形式,举办大别山民歌邀请赛、庐剧演唱会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活动,传统文化传承从“呆板”“生硬”转变为“时尚”“个性”,焕发出新的生机。


大别山民歌邀请赛


庐剧演唱音乐会 

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六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不断实现高质量发展,艺术创作将更加繁荣,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日趋丰富,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,人民将享有更加充实、更为丰富、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。

标签:
关联信息